研究发现,高颜值也会成为亲密关系里的“挑战”

原创 月食APP KnowYourself

策划、撰文 / 淼淼、Ivan

专业支持 / Wany

编辑 / KY主创们

七夕那天,我和几个单身狗朋友约了个饭。排队叫号时,看着一对对俊男靓女们手拉着手穿梭而过,朋友A突然感慨万分。

他说,真羡慕那些外在条件好的人啊,有那么多人追,想要找到真爱不是轻轻松松。

朋友B插话了,那可不是的。比如说XX(某个我们圈子里公认的大帅哥),够有魅力吧,万年无「空窗期」,但没一个长久的。

他前两天还找我喝酒呢,说大家羡慕他桃花运不断,但只有他知道那些恋爱他谈得一点都不快乐。历任女朋友都很没安全感,查岗特别严,还动不动和他吵架。他觉得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人了。

听完我觉得挺疑惑的。为什么大家眼中很有吸引力、择偶选择权很多的人,反而并不容易找到真爱,也更不容易享受爱情呢?这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呢?

我去查了查文献,结果还真有点出乎意料。今天就来分享给大家。

择偶机会更多的人,

有时候,关系满意度反而更低

通常,那些更具吸引力的人,会被我们认为拥有更多的「择偶机会」。

吸引力有很多种来源,可能是一些性格特质,比如智力、幽默感和尽责性等,也可能是相处过程中,双方具有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喜欢某一作家。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来自外表的吸引力。

(人类究竟有多看脸?公众号主页回复「看脸」,一起科学「颜控」。)

更高的「外表吸引力」,一方面带来了「光环效应」,让他人倾向于认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也表现更为优秀,比如更加聪明、开朗和善良。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外表吸引力」也确实与社交能力、受欢迎程度、约会和性经验等方面的成功紧密相连(Perilloux et al., 2013; Prokop & Fedor, 2013; Rhodes et al., 2005)。

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就会使得 ta 们在择偶中脱颖而出,拥有更多的机会。

然而,Ma-Kellams 及其团队(2017)的一系列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具有「外表吸引力」的人来说,尽管 ta 们有更多的进入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但 ta 们的关系却较为短暂、且不太令人满意。

在第一项研究中,她们调查了来自美国两所高中的男性的外表吸引力与他们30 岁时的婚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面孔更具吸引力的男性结婚时间较短,而且离婚的可能性也更大。

同样的结果也在另一项以名人作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被认为外貌更具吸引力的名人结婚时间较短,外貌吸引力显著预测了离婚概率。

也许,「外表吸引力」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良好的品质,在认识初期提高了 ta 们对于伴侣的吸引力,但也威胁到了关系随后的存续能力,导致 ta 们在亲密关系中常常落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局面。

为什么“抢手”的 ta 们,

反而更难收获幸福

这主要有三方面的成因。简单来说,ta 们面对的诱惑更多、更难拒绝,也更难「择一而终」。

择偶上更具吸引力的人,

会触发更多的「窃偶」行为。

即便身处一段关系中,ta 们也会遭遇来自「潜在替代对象」(小编:也就是备胎

)的追求,即所谓的「配偶偷猎(mate poaching)」行为,通俗点说就是“挖墙脚”,尤其是当 ta 们的对象被认为不太具有相匹配的吸引力时。

比如,当一个恋爱中的女性有一个不太有吸引力的男朋友陪伴时,相比于她独自一人或有一个很匹配的男朋友陪伴时,其他具有高吸引力(高颜值、高社会地位、高财富水平等)的男性会产生「Ta 都行,那我也行」的想法,于是做出一系列的「骚操作」来伺机接近(proximity seeking)(Hoplock et al., 2019)。

而面对「潜在替代对象」的示好,ta 们难免也会有一丝愧疚、一点心动,甚至也会有把持不住的时候。但这对于 ta 们正所处的亲密关系而言,也无疑埋下了「暗雷」。

择偶上更具吸引力的人,

也越难以拒绝来自伴侣外的诱惑。

研究发现,在择偶中越是有吸引力的人,就越不会忽视其他富有吸引力的异性选择(Ma-Kellams et al., 2017)。Ta 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然而,这却极大地威胁到了现有关系。

这是因为,亲密关系维持的机制之一就是贬损「潜在替代对象」的吸引力(Johnson & Rusbult., 1989;Simpson et al., 1990)。处于关系中的人们,会觉得伴侣以外的人都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因此保持了忠诚,而关系也得以维系。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机制运作正常。但对于更有吸引力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更有吸引力的男性表现出更多的与伴侣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的欲望 (White, 1980),无论是在非正式的关系中,还是在严肃的恋爱关系中。这也为 ta 们的亲密关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择偶上更具吸引力的人,

越难以做出承诺。

择偶上有魅力的人,不太容易「美而不自知」,相反 ta 们会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这可能会使 ta 们减少对于当前关系的承诺。

倘若 ta 们进入了「一对一」的关系, ta 们的伴侣也会因为感受到(有时是潜在的)关系外他人的竞争,而充满了嫉妒和对 ta 们的怀疑,双方的摩擦与冲突变得频繁,关系质量和满意度也日益转下,关系变得不堪一击(Cardelli et al., 2022)。

什么情况下,

ta 们更有可能获得幸福?

伴侣与自己的吸引力较为接近

研究发现,当关系中双方的吸引力水平差异较小时,关系满意度也较高(Conroy-Beam et al., 2016; Salkicevic et al., 2014)。对于吸引力较高的人们来说,倘若 ta 们的伴侣也有相匹配的吸引力时,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稳定。

这种吸引力的来源,包括良好的身体特征,比如女性较低的腰臀比,男性较高的肩臀比;和较高的社会属性,比如社会地位、智力等等。

伴侣与自己的理想伴侣较为符合

尽管 ta 们在择偶上选择很多,看起来很难「择一而终」,但倘若 ta 们碰到了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画像的Mr(/Miss).Right,关系也会令人满意(Campbell et al., 2021)。

理想标准(ideal standard model)包括三个方面(Fletcher et al., 2000):

1) 伴侣温暖、可信,与自己亲密。

2) 关系中有激情和活力。

3) 伴侣有符合预期的社会地位和资源。

如果对方在这三个方面上的表现与自己的预期相符,那么关系就更容易长久。

伴侣与自己在关系中的利益交换公平

心理学发现,当关系中的双方认为关系利益的交换是公平的,ta 们都会感到幸福,如果关系利益的交换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关系的动荡就会随之而来(Hoplock et al., 2019)。也就是说,当择偶机会更多的人能得到对方在其他维度上的好处,关系的满意度也会比较高。

比如,择偶机会更多的人比较有魅力,给另一方带来了视觉愉悦以及更优质的生育基因,而另一方在享受到这种好处的同时,也比较乐于付出金钱或者是投入资源。那么更多的择偶机会给关系带来的威胁,也会因此而化解。

但无论如何,

最影响亲密关系质量的还是个人经营的能力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无论一个人的择偶机会多或是少,想要拥有满意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还是经营。一个人的经营能力显著影响了关系的走向。

善于经营关系的人,往往人格更为成熟(Bühler et al., 2021)、更为和蔼可亲、认真负责且情绪稳定。于是,ta 们与伴侣的互动更为积极,对伴侣行为的解释不那么挑剔,这可以为 ta 们带来更积极的关系体验。

经营关系能力强的人,也更擅长使用一系列「关系维护策略」。哪些关系维护策略更为有效呢?

研究发现是这三点:展示对伴侣的重视,分享幽默和笑声,倾听伴侣(Walker et al., 2023)。常常在关系中体验到这三点的人,在未来会对关系感到更快乐、更满意。

所以,也不必羡慕那些择偶机会多的人,也更不必妄自菲薄。择偶机会无非是爱情的「入场券」,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为关系付出的努力与时间更重要。

点点「在看」,一起提升恋爱经营能力~

References:

Bühler, J. L., Krauss, S., & Orth, U. (2021).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cross the life spa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7(10), 1012.

Campbell, L., Simpson, J. A., Kashy, D. A., & Fletcher, G. J. (2001). Ideal standards, the self, and flexibility of ideal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4), 447-462.

Cardelli, A., Matera, C., Policardo, G. R., Di Gesto, C., & Nerini, A. (2022). Not All That Glitters Is Gold: Attractive Partners Provide Joys and Sorrow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20), 13526.

Conroy-Beam, D., Goetz, C. D., & Buss, D. M. (2016). What predicts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mate retention intensity: mate preference fulfillment or mate value discrepanci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7(6), 440-448.

Fletcher, G. J., Simpson, J. A., & Thomas, G. (2000). Ideals, perceptions, and evaluations in early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933.

Hoplock, L. B., Stinson, D. A., & Joordens, C. T. (2019). ‘Is she really going out with him?’: Attractiveness exchange and commitment scripts fo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9, 181-190.

Johnson, D. J., & Rusbult, C. E. (1989). Resisting temptation: D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artners as a means of maintaining commitmen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967–980.

Ma-Kellams, C., Wang, M. C., & Cardiel, H. (2017). Attractiveness and relationship longevity: Beauty is not what it is cracked up to b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1), 146–161.

Perilloux, C., Cloud, J. M., & Buss, D. M. (2013). Women'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short-term mating strateg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4, 490–495.

Prokop, P., & Fedor, P. (2013). Associations between body morphology, mating success and mate prefer ences among Slovak males and females. Anthropologischer Anzeiger, 70, 121–135.

Rhodes, G., Simmons, L. W., & Peters, M. (2005). Attractiveness and sexual behavior: Does attractiveness enhance mating succes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186–201.

Salkicevic, S., Stanic, A. L., & Grabovac, M. T. (2014). Good mates retain us righ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 retention strategies, mate valu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2(5), 147470491401200512.

Simpson, G. A., Gangestad, S., & Lerma, M. (1990). Perception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192–1201.

Walker, S. A., Pinkus, R. T., Olderbak, S., & MacCann, C. (2023). People with highe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use more humor, valuing, and receptive listening to regulate their partners' emotions. Current Psychology, 1-9.

White, G. L. (1980).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courtship prog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660–668.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阅读原文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进球_国足进世界杯了吗 - ful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