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
“宵”与“霄”这两个字,人们经常混淆,一个是宝盖头的“宵”,一个是雨字头的“霄”,读音都用“肖”同为“xiāo”。它俩不同点为上半部,虽能看得出,但在使用当中因意义了解不明经常把它俩混淆。那么这两个字的本意是什么呢?
首先,它俩都有小的意思,小到最后都消了。
其次,我们来分析下两个字的不同点。
“宵”指的是房间,其上半部分宝盖头指的是房子,房子当然不能一会大一会小,是指到了晚上房里屋外都黑了,黑暗来临时房子也看不见了消失在夜色中,所以“宵”一般指的是夜晚,宵夜、宵禁都是在晚上执行的。金文可以看出,下面是一个月,而不是一个肉,指夜晚。
“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点上灯,闹元宵。因为宝盖头的“宵”就是指夜间,所以传统习俗要点灯笼。
在中国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此时春节刚过不久,迎来的就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也就是传统农历的元月。正月十五日的晚上是一年中第二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之时,大地回春的夜晚,故称为“上元节”。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且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的夜晚也称为“元宵节”。在夜间,人们打灯笼欢乐嬉闹于街市,又演变出了做彩灯、猜灯谜的活动,增加趣味,同时吃下象征圆月、团圆美食——“浮元子”后称“元宵”,以庆祝节日。
元朝诗人元好问《京都元夕》,描写了当朝人们过元宵的热闹景象:“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霄
展开全文
图片丨字形演变
雨从天上来,所以雨字头的“霄”指天上,下雨时天上的雨一层一层的,就好比天是分着层的,越往上层越远越看不到,消失在视线以外。所以最高层就是“霄”,常用一个词叫“云霄”,表示很高的天际。更有成语“九霄云外”,就是九重天之外。
神话中玉皇大帝的宫殿就是“凌霄宝殿”。所以雨字头的“霄”指的是天空、高空。
《道书》记载:天有九霄,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绛霄、龄霄、紫霄、练霄、缙霄。
《太玄》记载:有九天,中天、羡天、从天、更天、睟天、廓天、咸天、沈天、成天。
内容来源:白双法教授著《双法字理》
更
多
精
彩
让汉字成为世界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