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我家“龙兴之地”(印度河)怎么就成了巴铁的母亲河?

哪怕历史上出现过孔雀、笈多、莫卧儿这些“大一统帝国”,加起来的统治时间也不超过300年。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一统王朝一个接一个,才有条件建水利、筑长城、抗外敌。

到今天,印度斯坦族只占全国人口的30%,即便算上整个“印欧语系”民族,也不到75%。这就决定了印度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整合的统一国家。

🔴恒河为何取代了印度河?

古代印度文明虽然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但文明中心很快东移到恒河,这不是偶然。

从自然条件看:

恒河平原面积74万平方公里,是印度河平原的三倍;

地形平坦,降水充沛,气候属热带季风型,农业潜力巨大;

如今,恒河流域人口高达7亿,堪称“世界人口盆地”。

而印度河平原则以草原、沙漠气候为主,长期干热少雨,更接近西亚、中亚风貌,人口承载力较低,自然也不如恒河更能“养文明”。

因此,当阿富汗方向的游牧民族频频南下,他们更倾向于定居在印度河流域,与西亚文化相近,也更易建立统治。

🔴文明断裂的导火索:宗教分裂与印巴分治

从公元10世纪开始,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建立起伊斯兰政权,之后的贵霜、古尔、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都是穆斯林王朝。

长达1000年,印度被伊斯兰统治。 这不仅是民族更替,更是文明断裂。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融合失败、冲突激化。

最终到了英国殖民时代,英方进一步利用宗教矛盾“分而治之”。结果就是:

穆斯林主要聚居在印度河流域和孟加拉东部;

印度教徒则集中在恒河流域及南方各地;

两大阵营水火不容,分裂已无可避免。

于是1947年,印巴分治正式发生。旁遮普、信德、西北边省这些印度河流域的核心区域,统统划入了巴基斯坦。

印度,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文明起源地了。

印度丢掉印度河,并非只是殖民主义的后果,更是地理缺口、民族分裂、宗教冲突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河还在中国,但印度的“黄河”早就不属于印度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进球_国足进世界杯了吗 - ful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