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16场比赛的148个角球进攻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淘汰赛16场比赛共获得角球148次,每场平均9.25次,其中通过角球获得的直接进球数为4个,角球得分在本次系列赛关键得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2)长传角球在角球的发球方式和成功率上比战术角球更具有得分效果,其中4个进球都是由长传角球完成的,长传角球是进球率较高的一种发球方式;(3)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进行划分,31-45分钟获得的角球最多,共有27次,占比为18.3%;(4)在角球的运动轨迹方面,外旋球48个,内旋球100个,本次
2、世界杯淘汰赛阶段以内旋球角球为主,外旋球较少;(5)在射门方式上,头球是角球最常用并且最有效的得分方式。关键词:2019;女足世界杯;角球;进攻特征Abstract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tudy,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2019 FIFA womens World Cup knockout phase of the 16 games 148 corner offensive use of statist
3、ics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knockout 16 games of corners 148 times, 9.25 times per game average, including through direct goals for the four corner, corner poi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key points in the series; (2) the long corner kick has more scoring effect than the ta
4、ctical corner kick in the service mode and success rate of the corner kick. Among them, 4 goals were scored by the long corner kick. The long corner kick is a service mode with a higher goal rate. (3) it was divided into a period of 15 minutes, and the most corner kicks were taken from 31 to 45 minu
5、tes, accounting for a total of 27 times, accounting for 18.3%; (4) in the movement track of the corner kick, there are 48 outside spin balls and 100 inside spin balls. In the knockout stage of this World Cup, the inside spin corner kick is the main ball, and the outside spin ball is less. (5) in the
6、 shooting method, heading is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way to score a corner kick.Key words: 2019; womens World Cup; corner kick; attacking characteristicsII目 录1 引 言12 研究对象及方法12.1 研究对象12.2 研究方法22.2.1 文献资料法22.2.2 录像观察法22.2.3 数理统计法23 统计尺度24 结果与分析24.1 淘汰赛阶段角球战术总体情况分析24.2 淘汰赛阶段角球获得时间分析34.3 淘汰赛阶段角球运行
7、轨迹54.4 淘汰赛阶段角球形式对比分析64.5 淘汰赛阶段角球组织配合形式分析74.6 淘汰赛阶段角球战术方式分析84.7 淘汰赛阶段角球射门方式及效果分析95 结论与建议105.1结论105.2建议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 III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角球进攻特征分析1 引 言足球目前是世界第一的运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足球的发展十分重视,都想成为足球强国。在足球的各项赛事中,世界杯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级别的足球赛事,同时也代表着足球最好水平的较量与碰撞。在世界杯赛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足球明星、足球强队、足球强国;世界杯上展现出的战术风格、技术风格以及打法代表着现代足球水平不断的发展
8、1。同时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赛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大,那么球队获得进攻机会是赢得比赛的重要部分。定位球在攻破对手的密集防守上是非常有效的进攻手法2。角球战术的适应性与多变性使之成为现代足球比赛中定位球重要的得分手段,因此角球战术的应用受到了各球队的重视,在各类赛事上角球进攻都不乏有精彩的进球案例3。获得前场角球好比是篮球比赛中拿下前场篮板球一样,拥有一次重新冲击篮筐、冲击球门的进攻机会。前场角球的运用不单是为了取得射门的机会,也给球队的进攻方式带来了更多的选择。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兴起,自从1991年女子足球正式加入到世界杯的队伍当中,随着女子足球队技战术的变化和队员身体素质的增强,女足世界杯的受
9、众程度和对抗的激烈程度越来越趋向于男足化。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各球队在定位球进攻战术上表现的颇有特点,尤其是利用角球进攻战术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根据对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角球进攻特征统计分析,力证高水平球队现阶段角球战术运用的规律,为我国足球在角球运用上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以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16支参赛队(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的16 场比赛中的148个角球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站、中国知网(
10、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站查阅了大量以足球、角球、世界杯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并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关于足球角球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开展和分析讨论奠定理论基础。2.2.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察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全部的比赛录像,对其中产生的148个角球进行统计,对每支球队获得的角球数、运动轨迹等进行分析。2.2.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 2016对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角球各类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的数据分析结果以表格方式呈现。3 统计尺度长传角球:将角球通过长距离传给队友射门、头球等直接进入罚球区的角球。战术角球:在角球区附近通过短距离的角球,经过队友
11、间配合并被传中、射门等方式。一传:在比赛中进攻队员开始主罚角球,发球后通过一名队员的传递即可造成一次威胁对方球门的机会。二传:在比赛中进攻队员开始主罚角球,发球后通过两名队员的传递能够造成一次威胁对方球门的机会。三传及以上:在比赛中进攻队员开始主罚角球,发球后通过三名及以上队员的传递能够造成一次威胁对方球门的机会。4 结果与分析4.1 淘汰赛阶段角球战术总体情况分析根据表1可知,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16场比赛,共发出148次角球,平均每场有9.25次,德国和中国的场均获得角球数最多,平均每场9次,说明了中国女足在进攻上对角球的运用较重视。在进球方面,发出的148次角球仅进了4个球,
12、总体成功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球队在角球防守时多采用人盯人防守战术和区域防守,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局面4-5,说明球队在防守上对角球的重视程度已经提高。本次女足世界杯淘汰赛1/4决赛阶段的球队获得角球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瑞典队20次、德国队18次、美国队16次、英格兰队15次、法国队14次、挪威队14次、荷兰队11次、意大利队2次;瑞典队尽管在整个淘汰赛阶段获得角球次数最多,但是角球的运用上比较单一,其战术特点易于被防守方识破,虽然获得较多的20次角球,但是未能取得进球,这提示角球战术变化应该根据场上的形势和对手随机应变,不能固守套路。这8支队伍中有3支队伍抓住角球机会各进一球,德国队、英格兰队和
13、美国队都有15次及以上的角球机会,才在多次角球中成功进球。因此,球队在进攻中即便不能直接形成有威胁的射门,也应该争取获得更多的角球进而获取射门机会。表1 淘汰赛阶段运用角球统计(n=148)场次次数场均进球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1111111122224444924822651814142152011169248226597713.7552.75400000010100010014.2淘汰赛阶段角球获得时间分析通过表1、表2数据可知,淘汰赛阶段共产生148个角球,其中角球最多的时间段在31-45min有27次角球,所占比为18.3%,
14、这与胡广楠在2018年研究的2017年俄罗斯联合会杯前场任意球、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中获得角球最多的时间段一致6,说明在31-45min这个时间段里各队的进攻欲望比较强烈,攻防转换比较快,向前压进的频率较多;在16-30min这个时间段,获得角球次数较少,只有13次,所占比例为8.8%,导致次数少的原因可能是在0-15min这段时间内获得较多次的角球机会,并利用角球不断的尝试进攻未果,再加上对对方的踢法不熟悉,利用角球不断的尝试进攻未果,因此在16-30min进攻上出现滞缓,恢复体力的同时,也寻找在上半场结束前争取开展更多的进攻机会,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31-45min获得角球机会的次数最多。在
15、76-90min和加时赛阶段出现角球的小高潮部分,各出现24次所占比为16.2%,说明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虽然球员们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但是比赛带来的压力让球员的情绪波动加大,以及精神上的紧张想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获得更多能够改变比赛结局的机会,所以使得进攻上向前施压的能力提高,获得角球的机会也跟着增加7。不难发现,德国队、法国队、英格兰队、瑞典队、荷兰队这五支球队,在常规赛的每个时间段里,都获得了角球的机会,同时这5支球队都是来自欧洲的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说明欧洲球队在身体上最典型的特点是具有强健高大的体格、爆发力量和速度;在技术上讲究时机与实效,他们的运、控球动作简捷,多采用一次性出球并以中
16、长传配合见多,头球争夺能力强,因此在比赛中欧洲球队获得角球次数也相对较多。表2 淘汰赛各时间段角球数量(n=148)0-15min16-30min31-45min46-60min61-75min76-90min加时赛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总计百分比(%)00140012321013142315.52000000041012111138.830200000215026152718.300011012430023132114.220020110411021101610.811101130121142322416.2110100010460
17、24312416.24.3 淘汰赛阶段角球运行轨迹由表3的各队数据可知,淘汰赛阶段角球运行轨迹的情况,在148次角球中,内旋球100次,外旋球48次。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内旋球占淘汰赛阶段角球总数的67.6%,外旋球仅占总数的32.4%,这表明在2019年女足世界杯淘汰赛中基本以内旋球为主要角球方式。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发外旋球的技术要求要比内旋球更高,在用外旋球发球球一般会远离球门,无法近距离对球门造成有威胁的进攻或者射门,并且球远离禁区没有机会在该进攻回合再次获得角球,这一观点与刘浩学者的研究一致8。内旋球的运动方向是朝着球门飞去,在防守阶段防守方更加有利抢占第一点,而且也能较容易让守门员拿到球,
18、避免球在禁区内对球门产生威胁;在进攻阶段内旋球多数是以较快的速度飞行到离球门很近位置,一旦拿到球权进行射门,得分就会变得很容易,这种近距离突如其来的射门,多数会让守门员不知所措9,所以在淘汰赛阶段内旋球比外旋球使用的更多,对球门造成的威胁更大。虽然通过数据知道总体上内旋球比外旋球的使用次数多,但是加拿大队和尼日利亚队在16支球队中角球类型的使用上却是外旋球多于内旋球,其中的原因是否与球队的战术、技术、训练方法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表3 淘汰赛阶段角球运动轨迹(n=148)内旋外旋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总计百分比(%)5123205
19、211813291771310067.641250213761063434832.44.4淘汰赛阶段角球形式对比分析根据表4和表5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在整个淘汰赛阶段,长传角球共有134次,占角球总数的90.5%;战术角球为14次,占角球总数的9.5%。战术角球不仅次数少,采用该形式的也仅有5支球队,分别是德国队6次、英格兰队4次、法国队2次、加拿大队1次、美国队1次,说明战术角球在实战中发挥的频率没有长传角球高,可能是因为长传角球比战术角球更容易造成对球门有威胁的进攻方法或者射门,但战术角球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可以重新组织进攻,这样禁区附近的后卫可以快速地在边路掩护,为有进球机会或威胁的射门留
20、下广阔的空间。各球队可以根据战术角球的优点,结合球队的特点及技战术,制定出更有效果的进攻方式。从角球的成功率来看,148次角球的总体成功率为40.5%,成功次数60次;长传角球的成功率达到41.8%,成功56次;战术角球的成功率为28.6%,成功次数4次,说明各队对角球进攻战术加大了防守力度,导致进攻方无法准确的开出有质量的角球。在淘汰赛阶段利用角球进的4个球全部来自长传角球的进攻配合,长传角球的进攻形式占据绝大部分,说明长传角球能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威胁,是比较有效的进攻手段,主要原因是长传角球的运用主要在于罚球队员能够准确的将球传到指定的区域,同时跑位队员也能按照技战术安排进行相对应的跑位、接
21、球、射门等一系列进攻方式;战术角球主要需要根据对方在高空球的控制能力上来决定是否采用战术角球,战术角球在理想的状况下会使本次进攻更加具有威胁力,否则在不理想时会导致越位的情况,从而失去一次很好的进攻机会10。表4 淘汰赛阶段角球类型数量统计(n=148)长传角球战术角球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924722651212142112011150001000062004001总计13414表5 淘汰赛阶段角球组织配合形式(n=148)长传角球战术角球合计次数占%成功次数成功率(%)13490.55641.8149.5428.614810060
22、40.54.5淘汰赛阶段角球组织配合形式分析看表6的数据可知,角球组织配合上主要采用边路进攻、传正面中距离等战术。对16场比赛的角球组织方式进行分析后发现,传中的战术相对于边路进攻实用性更高,传中次数为62次,边路进攻角球为36次,传中一般要根据队友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手在空中的抢球能力来选择。淘汰赛阶段把更多的角球开向中间,为了更好的开展进攻以及更容易抢点得分,这符合足球比赛的进攻规律。边路进攻是指球员获得球后,从边路向前推进到底线附近再传球给中路的队友,达到最佳进攻的机会,在比赛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美国队在角球的边路进攻上运用较多,并且在淘汰赛阶段利用角球的边路进攻成功打进一球,为获得本
23、次世界杯冠军打下结实的基础。利用角球进行射门时,在防守上各队也成功封堵了50次,其中挪威队表现出色,成功完成封堵射门8次,在16支球队中位列第一;英格兰队以7次紧随其后;接下来为荷兰队的6次。挪威队被称之为“防守足球风格”的典型代表,足以见得其在防守端的出色;同时荷兰队崇尚433全攻全守,也特别重视角球对球门产生的威胁11。表6 淘汰赛阶段角球组织配合形式(n=148)边路进攻传中封堵射门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21120021423034383015113311731512244121111135817464总计3662504.6淘汰
24、赛阶段角球战术方式分析通过表7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角球进攻方式上,绝大多数的球队选择了直接角球(发球队员直接将球传到球门前的禁区内)的方法,让队友接球射门、再传球、头球等动作,在角球战术当中共有128次、占比例86.5%;而数据中的二传、三传及以上(通过2-3人甚至更多人的多次传导再传到禁区中),淘汰赛阶段出现20次,占总角球的13.5%,说明在本次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一传的踢法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反映出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依旧是一传角球,也就是直接角球。在16支队伍中有9支未采用二传、三传及以上球队,分别包括中国队、日本队、巴西队、加拿大队、西班牙队、喀麦隆队、澳大利亚队、尼日利亚队、挪威队均只使
25、用一传的踢法,反映出以上球队在对角球的训练更加重视对一传的使用效果,以直接角球为主。在三传及以上的运用上,只有德国队、法国队、英格兰队、瑞典队和美国队共5支球队,三次及以上的传球说明防守方对于角球的严防,在禁区的球员较密集难以一次或二次能够将球传去禁区,三传及以上更稳扎稳打,在多次传导中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表7 淘汰赛阶段角球战术方式(n=148)一传二传三传及以上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 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 瑞典荷兰美国9248226512121411118101200000000210121110000000041002103总计百分比(%)12886.596.
26、1117.44.7淘汰赛阶段角球射门方式及效果分析从角球的进攻形式上来看,成功的角球就是对球门造成有威胁的射门,无论是射正还是射偏。由表8和表9可以得出,在淘汰赛阶段利用角球形成射门的次数为47次,所占比例为31.8%;其中射正与射偏分别各占12.9%、18.9%;射正率相对偏低。同时没有对球门造成射门的威胁次数达101次、所占比为68.2%。本次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角球的运用效果比较低,没能通过角球制造出更多的得分机会,缺少了比赛刺激的观赏性,各队仍需要在角球利用方面加强训练。从角球的射门方式上看,利用头顶球的次数为30次、脚踢球17次,在利用角球射门方式中头顶球使用次数较多,因为禁区球员密集,
27、难以等球落点再进行有效的进攻,并且在禁区遭到防守方破坏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选择在空中利用头球摆渡射门,导致守门员无法及时做出预判,进球的可能性最大。在无法将角球发到离球门更近的距离时,采用脚射门使准确性更大12。总体上而言角球的进攻方面,想取得进球比较快速、准确、突然,头球是不二之选。表8 淘汰赛阶段角球射门效果(n=148)射正射偏无射门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1111002122003131110300011430432570342243158112816610总计百分比(%)1912.92818.910168.2表9 淘汰赛阶段角球
28、射门方式(n=148)脚踢头顶球中国日本巴西加拿大西班牙喀麦隆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英格兰瑞典荷兰美国02010011100041242013001126303431总计百分比(%)1736.23063.85 结论与建议5.1结论5.1.1在本次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16场比赛中总共产生148次角球,场均9.25次,进球数为4次,角球战术的适应性与多变性使之成为现代足球比赛中定位球重要的得分手段,同时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5.1.2在31-45min这个时间段里,产生角球的次数最多,共有27次,占比为18.2%。主要是因为这时间段,各队的进攻欲望比较强烈,攻防转换比较快,向前
29、压进的频率较多。在16-30min的时间段中,各队获得角球的机会最少,共计13次,所占比例为8.8%,导致次数少的主要原因是0-15min时间段内获得了较多次角球并不断的尝试进攻未果,因此在16-30min进攻上出现滞缓,为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5.1.3在整个淘汰赛阶段角球的运动轨迹上,外旋球48个,占比为32.4%;内旋球100个,占比为67.6%,总体以内旋球角球为主,因为内旋球给球门造成的威胁性更大。5.1.4本次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长传角球是角球的主要进攻手段,长传角球使用次数为134次,成功率为41.8%,使用次数和成功率都比战术角球的较好。5.1.5在角球的组织配合上,大多数球队选择传中的形式,次数达到62次,原因是为了更好的开展进攻以及更容易抢点得分。5.1.6本届女足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角球射门方式上,头顶球运用的最多,达到60次,占比为63.8%,这说明在射门方式方面,头顶球是角球射门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5.2建议5.2.1球队在比赛中应认真对待每一次角球的机会,需要选择一个脚法比较好的球员来